来自工厂的声音:关于职业发展和代沟 – 小陈的故事

上个月,CCR CSR访问了广东的一家玩具制造工厂,在那里我们开展了‘工厂儿童之家’项目,一个在暑假期间开放的临时场地,让工人和他们的孩子能在一起度过更多的时间。该厂位于河源市,是该省众多工厂之一。这些工厂(包括我们参观过的)帮助广东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和进口省份。由于其经济的急剧增长,该省被称为中国的“制造中心”。

与许多其他省份一样,广东的工厂依赖于外来打工人员。他们在该省发展成为如今的经济大省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他们面临着对家庭产生深远影响的各种挑战。约有2400万其他省份的工人因为家庭经济原因来到广东打工,而又因为户口问题 - 中国户籍制度,很多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对于这次特别的工厂访问,我们的任务是了解工人和孩子是如何看待工厂儿童之家的。就这样我们认识了小陈,一个来自于从博罗县的39岁的母亲。我们最初期待听到一些有关她小女儿们来到工厂之家的故事,然而她的职业发展和遇到的挑战,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小陈和两个女儿在工厂儿童之家

小陈和她的女儿们住在一起,这是只有少数工人才有的特权。她很幸运,因为她已经在该厂工作七年了,且有了很好的职业发展。从一位装配线工人晋升为班组长,她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责任。

作为一名一线班组张,小陈是工人和工厂各部门之间的枢纽,需要监督,时间管理,以及最重要的沟通技巧。小陈在与我们的谈话中提到,她的组员大多数比她年长,她也一直很努力地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 -“如果我和他们说另一个分区的工作类型更适合他们,他们只会抱怨,拒绝。他们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从不在乎别人的建议。“工人和班组长之间的年龄差异以及缺乏培训常常导致同事之间不必要的误会和紧张。

代沟问题在中国90后这一代的年轻工人中尤为明显,他们的生活方式不同于他们父母的一代。这些年轻人大多是外来工人的第二代 - 他们的父母是在90年代初到末期,中国改革开放引发的第一次经济浪潮下从全国各地汇集到这经济发展中心,希望他们以离开家庭为代价的牺牲最终有所回报。

由于父母在外打工,数以百万计的90后孩子是在(外)祖父母的照顾下长大的,他们往往几年见到不到他们的父母。在我们2014年对电子行业的青年工人研究发现,16-21岁之间的青年工人缺乏社交能力,情感控制力和整合能力。虽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有很多,但长期缺少父母的指导和支持是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

尽管小陈已年近40,不符合上面那种情况。但实际上,她觉得她与一个仅比她大10岁的同代人之间也存在着代沟。这揭示了25岁以下的青年工人和40-50岁管理人员之间存在差异的必然性。

一线班组张培训是帮助缩小这些差异的各种工具之一。为一线班组长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有效地解决冲突,是确保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愉快的员工队伍的必要步骤。

小陈告诉我们,她已经适应了这个职位,并且学会了如何处理组员之间的关系。这些新学到的技能不仅帮助小陈成为一个更好的一线班组张,也帮助她更好地了解她周围的人。有一天,当她的孩子长大了,她希望能离开去世界各地旅行。


出版日期   15/08/2016
最近的新闻 Our services

留言

点击提交即表示您同意中心的 隐私政策, 和 使用条款.

Submit
加入我们的邮件,接收我们的季刊和主要更新。
©2024 The Centre for Child Rights and Business 隐私政策 使用条款

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良好的体验,并帮助我们的网站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