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联稚博最新的研究:生产线上的亲情:一份关于中国父母工人的调研”的最新研究

20176月29日,北京 - 四年前,瑞联稚博(CCR CSR)发布了有关中国工厂父母工人的调研,四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就相同主题开展了研究,着重于了解父母工人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选择把孩子带在身边或留在老家的原因。该研究还揭示了工厂和品牌商对父母工人缺乏支持与留任率和满意度低存在相关性。

题为“生产线上的亲情:一份关于中国父母工人的调研”的研究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749名工人、96家工厂、24家品牌商和15名儿童进行了调研,勾勒出这样一个以为孩子创造更好地未来为动力做出巨大牺牲的劳动力群体。

 “老公和我在外边打工赚点钱嘛,但我们不能带他们一起去。我们没有时间照顾他们,也不能给他们做饭,所以我们把他们交给老人带。”一位来自湖南在广东一家工厂工作的母亲这样说道。

本研究发现,大部分父母工人(研究样本的74%)依然没有带子女外出务工,主要是因为没有时间照看孩子和缺乏托儿服务。不过本次研究的受访工厂指出,近几年来的趋势是更多的父母选择带上子女外出务工,而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居住证条例的实施更方便和吸引父母工人带上子女移居到城市。

根据工人问卷调查,父母工人选择将孩子留在老家还是带在身边与工资水平密切相关 - 工人的收入越低,越不可能把还在带在身边。几乎所有受访的父母工人都认为所在城市的高生活成本是造成他们不能与家人生活在一起的主要原因。

中国工厂父母工人面临的挑战更大了:超过95%的没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工人因未能充分履行父母职责而感到内疚,其中46%的父母工人说不怎么了解他们孩子。

“他的话不多,可能是有点内向吧。有的时候好像不知道他在跟你说些什么东西?你跟他讲爸爸妈妈为什么不在身边啊,他听多就会有点不耐烦,就不理你。” 两个儿子和爷爷奶奶生活在江西老家、而自己在深圳打工的一位母亲这样说道。

通过和孩子的深入访谈,本研究发现与分离对孩子的影响也很深远:

“我真的很想我的爸爸妈妈。我们的学 校里有‘留守儿童’。父母在身边的就不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的就是。有一次我爸爸回来了,他买了一些肉和一条鱼,他做的那个排骨汤特别好喝,那是我第一次喝到的那么好喝的排骨汤。我都喝完了。” 一位和祖父母生活在贵州的12岁小女孩

认为工作对亲子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的父母工人,就不太可能对工厂感到满意。

即便是把孩子带着身边的父母工人也面临者巨大的挑战。本研究发现,与本地工人的孩子相比,随父母一起生活的流动儿童经常处于无人照看的状态。这凸显了缺少托儿服务和长时间工作对很多父母工人来说是非常严峻的挑战,也是他们强烈的需求所在。

 “我爸爸每天加班到晚上10点半,他很晚回来,我都睡觉了,所以看到他的时间也不多,晚饭也是我自己吃。周末他也上班,没有休息日。一个月只能休息一天。”一位8岁大的受访女孩,老家在湖南,和父母生活在东莞。

本次研究发现,大多数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父母工人计划留在工厂继续工作2年或2年以上。而缺乏托儿服务和没有时间照看孩子是父母工人无法把孩子带在身边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实际案例表明加强这一方面的支持力度可以提高留任率。然后,参与调研的工厂中只有2%目前提供托儿/课后活动中心,而参与调研的品牌商中只有8%在其供应链工厂支持此类项目。

“我们发现工厂和品牌商都认同需要通过工厂支持项目帮忙父母工人解决面临的挑战,但只有少部分真正将这一认知落实到实际行动。因此,我们看到了父母工人需要的支持与工厂/品牌商实际提供的服务并不匹配。 如果这种趋势可以扭转,更多的品牌商和工厂落实支持项目(如课后活动中心),不但可以使更多家庭团聚,从长远来看,工厂也可能会看到工人留任率的提高。”康莹,瑞联稚博执行董事这样说道。


出版日期   29/06/2017
最近的新闻 Our services

留言

点击提交即表示您同意中心的 隐私政策, 和 使用条款.

Submit
加入我们的邮件,接收我们的季刊和主要更新。
©2024 The Centre for Child Rights and Business 隐私政策 使用条款

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良好的体验,并帮助我们的网站有效运行。